本報訊(記者 趙翰露)日前,一名女子在北京地鐵某站被夾在屏蔽門和車門之間,地鐵開動後擠壓受傷,不治身亡。數年前,上海曾發生類似事故。有人把地鐵屏蔽門稱為安全門,這些“安全門”,真的藏有不安全的隱患嗎?記者昨天從上海地鐵方面瞭解到,目前,上海地鐵的所有屏蔽門都已加裝紅外線探測器,並安全運行多時。不過,地鐵部門仍然提醒乘客:要防範事故,最重要的,仍是安全意識。
  探測器裝在屏蔽門與車門之間
  “目前上海地鐵車站的屏蔽門,都已經裝了紅外線探測器。”上海地鐵運管中心質安部經理餘海斌告訴記者。這種探測器裝在屏蔽門與車門之間,通過紅外發射感知障礙物的存在。“如果有人在兩個門中間,探測器就會向列車報警,列車無法啟動。”
  列車尾部的光柱,也為防範屏蔽門事故上了一道保險。司機走到駕駛室門口,可以直接觀測車尾光柱; 如果屏蔽門和車門之間有任何障礙物,光柱就會被遮擋。“不過這個辦法只能用在直線站台。”餘海斌表示,在曲線站台,地鐵部門會通過增加人力、分段確認等方式,保證屏蔽門安全。
  此外,如果真的出現夾在兩門之中的危急情況,屏蔽門內側有把手可以扳動開門。車廂內、站臺上的乘客,也可以通過緊急按鈕叫停列車。
  裝屏蔽門更多是為了節能
  要用這麼多手段來解決安全問題,那“為了安全而裝”的屏蔽門有必要存在嗎?
  “這其實是大家的一個誤解。”運管中心媒體信息部經理尹煒告訴記者,“加裝屏蔽門,最主要是出於節能考慮。”原來,地下車站的屏蔽門,隔開了隧道空間與站台空間,有效地節省了環控設備的成本。“防止墜落、自殺,是附帶的安全功能。”
  除了全封閉的屏蔽門,上海軌道交通系統中,還有半封閉的安全門,以及在部分車站安裝的電動欄桿。“從設計上來說,屏蔽門是最安全的,它不僅可以自我檢測有無夾人夾物,也與列車信號系統關聯,能及時停止列車運行。”餘海斌說。
  “嘀聲勿闖”非常重要
  客觀而言,人被夾在屏蔽門與車門之間,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。“如果要被夾,那麼乘客肯定是在‘嘀—嘀—’報警聲後仍在上車。”曾在地鐵車站一線工作過的小徐表示,“‘嘀聲勿闖’,可以說是防範此類事件最重要的一點。”
  上海地鐵站台內,時常可見這類宣傳標語:“列車還會再來,生命只有一次”,提醒乘客,即使時間再趕,也不應拿生命安全冒險。“別的不說,就算‘闖門’成功,門的力道大,壓到身上也是很痛的。”小徐說。
  而根據地鐵部門統計,地鐵車站內,發生事故最多的是自動扶梯,其主要原因是不當使用。比如乘客拿了過重行李、甚至推嬰兒車上自動扶梯。“包括車廂內,乘客沒有拉好扶手,或者倚靠車門,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。”餘海斌表示,“乘客的安全意識還是最重要的,希望乘客能夠遵守安全乘車的規範。”  (原標題:地鐵“安全門”,到底安全否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j13ejwf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